主办单位:石狮市六桂文史研究会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源流杂谈
翁姓宗祠通用联
作者:管理员 来源: 时间:2015/03/26 10:47:54 浏览次数:1698
〖翁姓宗祠门楣题辞〗
六桂联芳
“六桂联芳”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西周,周昭王有个儿子,名叫翁溢,封官于山东青州盐官郡。至六十代轩公,贞观年间,考中甲榜进士,封为闽州刺史,后迁到莆田的竹啸庄,是翁氏入闽始祖。五代后期,翁氏后代乾度公生了六个儿子,为免战乱将六兄弟分为洪、江、翁、方、龚、汪六个姓氏,他们于宋朝初年分别考中正榜进士,荣华显贵,光大门楣,人人赞美,盛极一时,故称为“六桂联芳”,当时皇帝曾赐建石碑,记载光荣事迹,这就是今天六桂宗亲会的由来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翁姓宗祠四言通用联〗
源自夏代;
望出钱塘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全联典出翁姓的源流和郡望。(参见上题头《三、迁徙分布》开头部分内容)
千搜预宴;
六桂联芳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清代书法家、文学家、金石家翁方纲,字正三,号覃溪,晚年号苏斋,直隶大兴人。乾隆年间进士,官至内阁学士,曾出席千叟宴(乾隆等清代皇帝为了笼络臣民而举行的全是老人参加的大型酒宴,赴宴者达数千人)。精通鉴赏,经他考证题跋的著名碑帖很多;书法学欧阳询、虞世南,谨守法度,与同时的刘墉、梁同书、王文治齐名;又能诗文,论诗创立了“肌理说”。著有《两汉金石记》、《汉石经残字考》、《复初斋文集》、《复初斋诗集》、《石洲诗话》等。下联典指北宋崇安人翁仲通及儿子公彦约、翁彦深、翁彦国,孙翁挺,曾孙翁蒙之,当时人称“六桂联芳”。翁钟通字济可,历官武平、黄岩知县,自费买地建学校,又率民众兴修水利;翁彦约字行简,政和年间进士,官知高邮军,革除私贩茶、盐的弊端;公彦深字养源,绍圣年间进士,官右司员外郎、国子祭酒、秘书监、太常少卿;翁彦国字端朝,绍圣年间进士,历官御史中丞、江淮荆浙制置转运使、江南西路经制使,曾写信责备金人所立的傀儡皇帝张邦昌;翁挺字士特,翁彦的儿子,博学而善写文章,政和年间官少储监丞,上书所陈都是朝廷急务,后因忏怒权相而罢官,自号五峰居士;翁蒙之字子功,翁彦深的孙子,南宋绍兴年间官常山尉,后因得罪郡将而罢官,孝宗时官司农丞。
传谷梁学;
咏梅花诗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汉翁君传梁之学。下联典典指唐翁承赞咏梅花诗云:“忆得当年随计使,马蹄终日为君忙。”
百姓名重;
六桂望高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宋•翁德广事典,淳熙年间(1174-1189年)任溪县知县。朱熹曾奏荐之,称其“不务赫赫可喜之名,而有肯肯爱民之实。”下联典指宋•翁仲通事典。翁仲通,字济可,宗安人。知平武时,自买民地,建学以教之。
状元门第;
帝师世家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江苏省常熟市翁氏宗祠联。全联典指清•翁心存世家,翁家是官宦世家,有名的书香门第,翁同龢与其父翁心存均为两朝帝师兼宰相,与其侄翁曾源都是状元及第,当时人称“父子宰相,叔侄联魁”,有清一朝,似乎只有“一门七进士,叔侄两翰林”的海宁查家可以媲美。翁同龢的长兄翁同书任安徽巡抚时,误抚练首苗沛霖,以致失隐封疆,被两江总督曾国藩上疏参劾,先拟斩监侯,后因翁心存病故,乃革职充军新疆,死于戍所。而翁心存的死,毫无疑问,亦与长子犯事有关。为曾国藩起草这分要命的疏劾的,就是以刀笔辛辣著称的李鸿章。翁、他结怨,实由于此。
父子宰相;
叔侄状元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同上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翁姓宗祠五言通用联〗
六桂流芳远;
五侯延脉长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翁氏宗祠“六桂堂”堂联。
六桂望重第;
百梅名高风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翁氏宗祠“六桂堂”堂联。
父子双进士;
明清两状元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清道光进士翁心存及其子同书,父子皆第进士。下联典指明状元翁正春,清代状元翁同和。
吟诗宜赏雨;
持卷爱听莺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清代诗人翁春,字曙鸠,江苏华亭人。有《赏雨茆屋诗》。下联典指清代学者、书画家翁广平,有《听莺居文钞》。
骐骥思千旦;
鹪鹌老一枝。
——清•翁同龢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清代咸丰状元、光绪帝师傅翁同龢自题联。
六桂家声远;
八壶世泽长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福建省上杭县旧县乡迳美村翁氏宗祠门联(1)。迳美村翁氏宗祠占地2000多平方米,雄伟壮观;大门外有子孙塘,塘中央有天然香炉石,祠堂左前方是笔架山,景观独特,祠内悬挂二块横额牌匾:“都卫府”、“竹俊品”。该祠曾失火被焚后重建。
六桂家声远;
百梅世泽长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福建省上杭县旧县乡迳美村翁氏宗祠(侃公祠)“大有堂”联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翁姓宗祠七言通用联〗
福生六桂家声旧;
德应三春禄泽新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翁氏宗祠“六桂堂”堂联。
绵世泽莫如为善;
振家声还是读书。
——清•翁同龢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清代咸丰状元、光绪帝师傅翁同龢撰题联。
文章真处性情见;
谈笑深时风雨来。
——清•翁同龢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清代咸丰状元、光绪帝师傅翁同龢自题联。
烟笼古寺无人到;
树倚深堂有月来。
——清•翁方纲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清代内阁学士、书法家、金石学家翁方纲撰题北京陶然亭联。
城西风雨老树立;
夜半星月玄谈生。
——清•刘可毅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清代进士刘可毅赠翁佩孚联。
万山尽孝留贤德;
六桂联芳传盛名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清代进士翁运标,因父赴粤失踪,他走遍万山中,得父骨归葬,以孝廉闻名,官知道州。下联典指宋代名人翁乾度,居泉州,生六子,均中进士,时有“六桂联芳”之誉。翁姓以“六桂”为堂号亦本此。
诗礼承先传家业;
文章启后共天朝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浙江省建德市姚村乡梓洲村翁氏宗祠联,祠祀本支翁氏先祖翁远望。据说清同治某年(约1861-1865年),太平天国拜“上帝教”、排斥神佛,所到之处遇见祠堂庙宇一律烧毁。但到梓洲翁家祠堂,因见正厅有这副对联的下联末句内容中有“共天朝”句,与太平天国的国号“天朝”相呼应,故不但不烧还加以褒奖本宗族文才高超,并有政治先见之明。最终使翁家
祠堂免遭兵燹之灾。据公元2004年7月,新加坡翁氏宗亲会寄与27代孙翁萌的福建莆田翁氏一支脉派世系图引来看,梓洲翁氏系蒲田翁氏二世巨隅公后裔确认无疑。
北宋徽猷学士第;
南明副帅总戎家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浙江省建德市姚村乡梓洲村翁氏宗祠大门联。
六桂名高光史册;
百梅望重振家声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浙江省建德市姚村乡梓洲村翁氏宗祠中堂“敦本堂”联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翁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〗
地接炉峰,云腾瑞气;
山横笔架,星焕文章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浙江省建德市姚村乡梓洲村翁氏宗祠上厅联。
家住翁源,人多寿考;
地处梓洲,物产丰饶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浙江省建德市姚村乡梓洲村翁氏宗祠下厅联。
传谷梁春秋,开来继往;
建武平学校,易俗移风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汉代学者翁郡。下联典指宋代知县翁仲通,字济可,宗安人。知平武时,自买民地,建学以教之。
明基礼荐其馨,宜念秋霜春露;
德可钦容可度,当思法祖敬宗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福建省上杭县旧县乡迳美村翁氏宗祠堂联(2)。
六桂文章,洪、江、翁、方、龚、汪分异姓;
百梅甲第,厚、恭、易、朴、廉、休乃同宗。
——佚名撰翁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福建省福清市江阴镇翁氏宗祠联。全联典指翁乾度六子为避难改异姓之事,在五代乱世时期,翁氏家族在朝中当大官,处在改朝换代关键时刻,为了防止断子绝孙,把自己或子女分为异姓寄养作为掩护,待国家统一、政局稳定之后,各子女被接回,恢复原来身份姓翁,或许有个别子女长年失踪或迁移在台湾、东南亚各地,未能恢复原姓翁,繁衍生息,形成了六姓原一宗的“六桂联芳”堂号。
   
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:闽南六桂宗亲总会 All Rights Reserved.
电话:0595-88887361 0595-83138766 传真:0595-88785569 邮箱:2855892285@qq.com QQ:2855892285
地址:石狮市八七路1442-1444号六桂大厦           闽ICP备13006134号-1    后台管理